跳到主要內容區

演講紀實

ImgDesc(另開新視窗)

隨著相關的政策規劃、實踐,臺灣的兒少權益正逐步深化。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即便以CRC為核心,兒少參與社會的機會正在拓展,卻仍有被遺留的群體正待被重視、關注,並培力發聲。在此次(11月15日)專題演講中,邀請到受邀之重要學者,英國里茲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的Professor Angharad Beckett與我們分享「Children's Rights and Disability: New Frontiers and Methodological Imperatives」,分享其近年投入障礙兒童的人權與共融研究經驗。

Professor Beckett主張我們應正視障礙童年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尤其它是由特定社會、文化創造的空間結構,也須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如何理解障礙兒童的權利:如何重新評估「童年」的差異與多樣性?另則,玩耍作為非正式學習的重要舞台,包括結交朋友、發展社會關係,對於兒童的心理健康與福祉來說非常重要。於是,如何確保與支持障礙兒童,更是重要議題。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j3agnq

#記得訂閱中正社福系的medium專欄 #週三社福 #障礙兒童福祉 #成長與遊戲的權利

ImgDesc(另開新視窗)

臺灣的高齡化社會議題迫在眉睫──這絕對算是一種老生常談,於是我們都在尋求社會政策的介入方式。在本次專題演講(10月18日)中,任教於美國羅格斯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的黃建忠教授與我們分享「退休老人的福祉研究」,除分享在美國的跨文化經驗,也轉向華人社會的視角、以中國成都為田野,探詢退出勞動市場後,老年人的福祉將如何維繫。

黃教授指出:正念和社區參與可能是改善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和減少孤獨感的積極資源。此外,無論是金融資源,如養老金,抑或是非金融資源,如心理健康,都是生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就如金融知識也是退休和老年人投資的關鍵,對其財務福祉有顯著貢獻。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E4R1Z1

#記得訂閱中正社福系的medium專欄 #週三社福 #高齡退休者福祉 #正念與金融介入

ImgDesc(另開新視窗)

當代的民主──仰賴國家治理的開放與透明。在本次專題演講(10月04日)中,任職於內政部統計處的饒志堅處長與我們分享「內政大數據與社會經濟資料服務平台」,以我國內政部的數據治理經驗為基礎,聚焦內政大數據「所涵蓋的資料類型」、「可行的應用途徑」,以及「何以使用與運作」,探勘數據/資訊的取得、分析與整合為各層「數據類別」,並打造具備可近、透明與可用的「開放資料庫」(open-data)。

饒處長以對「數位服務」、「數位行政」,及「數位民主」的提問,聚焦台灣當前的數位民主治理經驗,開展此次的專題演講。

饒處長指出Open Data 就是經過清理、分析,可於網路公開和提供的統計資料,其目的就在於蒐集輿情、民意,以及促進公私協力,讓民眾可以取得公開的資料來進行研究和彈性、創意運用──推行內政黑客松與總統盃黑客松的數位民主催生平台──進一步創造一個溝通、互動的管道和平台。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lg526l

#記得訂閱中正社福系的medium專欄 #週三社福 #數位治理與國家轉型 #公私協力與AI應用

ImgDesc(另開新視窗)

福利國家體制的運作雖是為提升公民的生活福祉──但總無法避免「非預期後果」。在本次專題演講(09月20日)中,邀請到任教於東吳大學社會系,同時也是本屆台灣障礙研究學會理事長的周怡君教授與我們分享「就業歧視還是就業促進?台灣障礙者庇護工場政策的發展與挑戰」,探究在就業促進與就業歧視之間、在保護和平等之間、在繼續留下與完全退場之間,障礙者庇護工場政策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觀點下,到底對福利國家的意義是什麼?

在這場演講中,怡君老師以四部份進行此次專題演講,分別為「庇護工場的歷史發展與特徵」、「CRPD v.s 庇護工場」、「台灣的庇護工場政策發展」,與「台灣庇護工場未來何去何從」。

在障礙者庇護工場的討論中,怡君老師也認為我們必須去思考何為「就業能力不足?」這樣的不足論述究竟是哪些群體的相互比較、比較的標準又如何訂定──最終,對於障礙者的支持措施,根本性地會牽涉到我們對「人」的預設,及「人又應該以什麼型態生活於社會中」的思辨。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p5ko3x

#記得訂閱中正社福系的medium專欄 #週三社福 #障礙者庇護工場與不平等 #障礙研究與政策批判

ImgDesc(另開新視窗)

疫情,真的過了嗎?疫情涉及的,從不僅是身體、疾病與痛苦,也包括經濟、社會關係的退縮與斷裂。在本次社會福利專題討論(09月13日)中,我們邀請到任教於輔大社會系兼非營利組織碩士學程,同時也是卡債受害人自救會顧問的吳宗昇副教授,與我們分享「疫情、債務與社會不平等:新型態債務的產生及其影響」,探討在(後)疫情時代,以新型債務為基礎,加劇的經濟與社會不平等。

在這場演講中,吳老師聚焦三部分,「疫情、債務與不平等」、「惡債:形成因素與法院」,及「新型態債務的產生與影響」,帶領我們看見貨幣與債務的不平等圖像:債務的不平等如何產生?並且如何緩解?

宗昇老師指出當前的臺灣具備了更多的韌性與策略,最明顯的即是2008年後訂定、且歷經數次修改的 「消費者債務清償條例」,同時也提供貧困者或脆弱族群求助的組織、團體──但宗昇老師提醒我們,當前必須持續關注幾項社會指標,包括失業率、消費貸款的擴大與否、逾期還款金額、申請消債案數,以及家庭負債的變化──這樣才能更清楚看見疫情與債務的不平等關係。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blpa7r

#記得訂閱中正社福系的medium專欄 #週三社福 #疫情與社會不平等 #金融與經濟社會學

ImgDesc(另開新視窗)

20230426

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發展,似乎帶領著我們邁向新的生活型態,然而這樣的技術開展,對社會政策研究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本次社會福利專題討論(04月26日)中,我們邀請到本系新進的劉豐佾助理教授,透過自身在美國與台灣推行計算社會科學的相關行動經驗,與我們分享「不只是大數據:計算社會科學在社會福利研究與政策應用的可能性」,探討資訊與計算社會科學在社會福利與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發展與應用。

在這場演講中,豐佾老師嘗試反思計算社會科學的內涵:資料科學可以跟社會科學做結合嗎?它是一個新興的研究方法嗎?又或是說,資料科學這些新興工具應用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上,是不是量化研究的延伸?

豐佾老師進一步重新定義計算社會科學,認為計算社會科學(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CSS)是數位資料(Digital Data)、資料科學(Data Science)與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的結合,並提出當前臺灣學術研究圈在引入計算社會科學的技術時,要考慮幾項議題:「跨域合作」的可能性、隱私保護與學術研究間的倫理議題拉扯,以及資源分配的突圍。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7kAWn1

#記得訂閱中正社福系的medium專欄 #週三社福 #大數據與計算社會科學 #典範改變技術與觀點

ImgDesc(另開新視窗)

20230419

「教育翻轉不平等」在當前,經常被視為一種不證自明的常識,但真是如此嗎?在本次社會福利專題討論(04月19日)中,我們邀請到本系新進的顏詩耕助理教授,透過2006年至2018年共五次的大型跨國教育資料庫,「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與我們分享「高教擴張下的教育不平等:一個研究的轉變」,描繪全球高等教育擴張與家庭社經背景學習表現不平等的關係,尤其是不同類型家庭的資源效果如何隨高教擴張階段、隨家庭社經背景有所差別,進而捕捉文化再製與文化動員的動態特質,並藉以指出不同類型的家庭資源如何在高教擴張的各個階段扮演不同角色,維繫學習表現不平等。

在這場演講中,詩耕老師從文化資本理論 (cultural capital theory)中經典的文化再製(cultural reproduction)與文化動員(cultural mobility)觀點出發,探究維繫家庭社經背景學習表現不平等的機制。

詩耕老師的研究結果發現家庭背景學業表現差距會隨高教擴張擴大,但當高教擴張到70%後,教育資源、文化資源對家庭背景學業表現差距的解釋例會下降,其中,文化資源的影響將會比教育資源更高。當高等教育擴張較低時,高社經地位者提供教育資源會產生文化再製,對於提升學業表現有較佳的效果;當高等教育擴張達到60-80%左右時,高社經地位提供教育資源的效益就會被中低社經地位者超越,某種程度上可視為文化再製到文化動員的過程。

整體而言,文化資源對高社經地位家庭一直都有正面的影響,隨高等教育擴張,高社經地位在文化資源中所獲得的額外效果會降低,文化再製的效果會漸減,體現了文化資本模型的動態特質。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Nqk53q

#記得訂閱中正社福系的medium專欄 #週三社福 #社會不均與不平等 #高教擴張下的家庭軍備大戰

ImgDesc(另開新視窗)

近年來,全球各國公共政策發展的路徑強調「循證決策」(evidence-based decision making)的取向,尤其是在社會政策的推動過程中,需要更審慎地評估與精確測量──透過科學調查所取得的資料將作為政策發展的重要依據──在本次社會福利專題討論(03月22日)中,邀請到長期累積政策治理評估與經濟分析,並參與相關學術社群、影響政策研擬經驗的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林明仁特聘教授,現在也正擔任台灣經濟學會理事長,與我們分享「何謂循證治理?從女性勞動力與長照談起」。

循證治理不僅是凸顯當前我們對於數據的信/依賴,也企圖在社會變遷趨勢中,看見公共政策的其他發展可能性:在這次演講中,林明仁老師便以兩項近年來日益彰顯重要性的議題,女性勞動力與長期照顧服務的開展,說明、及引領演講參與者一同思索循證治理何以應用其中,且有效促進公共政策的發展與有效性。

我們究竟要仰賴何種證據進行治理?林明仁老師指道:若要找出具體策略達成施政目標,循證治理中的「證」就並非僅是將資料數位化,做一個平台或系統,提供表單下載、輸出等便宜行事舉措就能達成,而是一個不斷接受資料,反覆論證的過程。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0EnjQ6

#記得訂閱中正社福系的medium專欄 #週三社福 #循證治理 #以證據為基礎的政策實踐

ImgDesc(另開新視窗)

在2022年06月,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的《社區發展季刊》第178期正式發行,該期主題為「服務使用者觀點的社會福利服務」,並提出〈我與社福體制相遇及使用服務的經驗知識〉專欄,指出:藉由這些具體的,與福利服務相遇、交織的經驗,促使我國的社會服務真正邁向以「人」為本、「服務使用者為中心」的服務。在本次社會福利專題討論(03月15日)中,邀請到該期季刊編者之一、長期參與我國障礙者政策發展、且致力培力障礙者在社區中自立生活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周月清教授,與我們分享「一起做障礙解放研究:以研究作為障礙倡議與培力之實踐」。在這場演講中,周月清老師以她長期投入障礙研究與倡議行動的豐富經驗為基礎,引領演講參與者一同思考學術研究如何拒絕將服務使用者客體化的主體觀點,而成為一種促進具體改革、與解放的社會實踐重要取徑。

周月清老師一方面指出她所受的專業訓練──社會工作──與障礙研究都立基於「實踐」(practice)、強調介入與證據是相輔相成的關係(practice-based research & research-based practice),這也凸顯出「一起工作」(working with)的重要性:藉以達成服務對象的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增權(empowerment),乃至解放(emancipatory),但另一方面卻也指出自身與障礙研究者接觸的失落經驗。

周月清老師引述障礙學者Dr. Adolf Ratzka(2015)所述「活著不應該只是為了一息尚存」(Life is more than survival),指出對於障礙者的服務、協助與支持,不應僅是為維持基本生存需求,如當前長照服務的需求評估僅以IADL和ADL測量,並未考量到障礙者的社會參與需求。倘關照到障礙者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個人,在各面向上的所需──障礙者追求的是自立生活,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空間及場域,可以透過別人的協助完成生活中的事情,而非被關在機構或是家中毫無自由。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GeNx7Z

#記得訂閱中正社福系的medium專欄 #週三社福 #障礙研究與倡議實踐 #社區自立生活與性健康權

ImgDesc(另開新視窗)

本次社會福利專題討論(11月02日)的最後一場演講中,邀請到畢業於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碩士班的張立祥,同時他也是去年度(2021)出版之《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作者,以「從超商店員到《萬能店員》:碩士論文研究路上的歷程分享」為題,分享超商店員的工作型態、碩士論文撰寫歷程,以及在「社會書」改寫過程等面向的經歷與心得。

立祥作者以一張便利商店配置圖,指出這些設置在商店內部的機器、器物都有它自己的任務存在,無論是儲存物品、進行清潔──它們也都是構成超商萬能的行動者之一。但同時,每一個機器也都與霜淇淋機一樣,需要透過許多動作來運作──張立祥作者進一步指出:便利商店透過每一個機器來服務客人,但背後是員工要去執行任務──機器構建出了超商店員過度勞動的社會實景。

張立祥作者也提及,可發現碩士論文取自於他的生活──「超商的生活就是我的一切」──立祥作者指出生活中的場域很適合作為論文的題目,並認為我們既然都在這裡生活、行動,不利用這些經驗與材料、不嘗試以理論擷取這些經驗所蘊含的價值,是相當可惜的事情。同時,以生活場域作為研究主題,亦可藉由這個行動的身分進行任何的日常紀錄;立祥作者也分享到可藉由每日書寫的日記作為紀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場專題演講由社福所翁康容助理教授主持,本系多位老師出席、參與,包括修課學生實體聆聽、亦也開放系友遠距參與,互動相當熱烈。在演講最後的提問階段,則聚焦在研究生的寫作日常困境、當前勞動的雙面性,以及超商在台灣的政治意義等三個主要議題。

#詳細精彩片段請點開MEDIUM追蹤

ImgDesc(另開新視窗)

「社會福利」究竟所求為何?是追求更美好的社會生活,還是作為安撫、穩定現有的社會不平等關係?而福利也將體現出國家、資本,以及在地公民社會之間,存在著何種競合或共生的關係。本次社會福利專題討論(10月26日)邀請到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與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合聘的陳瑞樺副教授,以「成為『福利之鄉』: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為題,分享究竟六輕設立二十餘年來,對麥寮地方社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麥寮如何成為「福利之鄉」?「福利」表現為哪些面貌?「福利」是否有其對價?「福利之鄉」作為一種社會想像具有什麼樣的意涵?

《福利之鄉.煙囪之城:麥寮與六輕的矛盾共生》一書於今年度(2022)出版,是由陳瑞樺老師主編、與其他作者共同撰寫。清大社會所榮譽退休教授李丁讚(2022)即指出該書透過對麥寮的調查與分析,將能讓讀者同時看見資本、國家與公民社會三種力量在這裡角力,也映見了臺灣資本主義越來越細密的發展軌跡。

在陳瑞樺老師於2015年所著〈犧牲體系、社群發展與公私義理-犧牲政治的倫理思考〉一文中,一方面指出「犧牲」作為一種社群之存續遭受到異常威脅情況下所做出的非常措施,而當犧牲的群體是處於常態性、持續性之犧牲狀態而為維持社會體系的運作,便是轉向「犧牲體系」(the System of Sacrifice);另一方面,犧牲體系是立基於人口稠密的「中央」v s.人口稀疏的「周邊」這樣一種構造性歧視,在其背後是由先前經濟發展過程所形成的不均社會結構(p.211)。而此論點也將讓我們可以重新省思:麥寮所處的國家經濟治理位置,及其從「煙囪之城」轉向「福利之鄉」的特殊社會脈絡與政治互動、角力關係。

陳瑞樺老師最後指出:矛盾共生的廠鄉關係並非麥寮獨有的問題,而是工業發展後共享的糾結難題。若要尋求較好的解決方案,也顯然並非是在兩者間的協商,而是要思索如何讓企業及工業本身在外部壓力、及內部要求上,有動機去對環境進行維護、及對社會提供照護。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eWGVgm

#記得訂閱中正社福系的medium專欄 #週三社福 #福利與資本主義 #看見動態的公民社會角力關係

ImgDesc(另開新視窗)

本次社會福利專題討論(10月19日)邀請到新進的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黃國治助理教授,以「老年貧窮率與基礎年金倡議」為題,分享他與另外兩位研究者透過實證數據分析,提出我國老年貧窮率的社會困境、並嘗試以基礎年金作為制度解方。

在這次演講中,國治老師以正與臺灣共力研究社(TPEC)盧其宏研究員、本系劉侑學博士共同執行之研究計畫初步成果,聚焦於以OECD之均質化方法估算臺灣近二十年來的全人口與老年貧窮率,發現臺灣的全人口貧窮率雖低於OECD各國,但老年貧窮率卻相當於OECD平均值,顯示出目前社會保險體系的不足。因此提出基礎年金倡議,詳細估算其成本效益,並與目前社會保險財務壓力下之各種改革方案進行比較,說明基礎年金可兼顧老年經濟生活保障與重分配。國治老師將今日演講分為五部分,涵蓋:「老年貧困與減貧效果社會保險計劃」、「加拿大、丹麥和荷蘭人保險計劃為例進行分析」、「當前社會保險的財務挑戰」、「基礎年金倡議及降低老年貧困效果」,以及提出如何達到基礎年金倡議的方式──「替換現有的福利計劃和其他降低成本的設計」。

國治老師指出,對有資源、看似明明沒有使用到很多社會福利資源卻仍要負擔稅收的群體而言,這樣的人人享有基礎老年經濟安全年金的理想福利體系與概念之制度設計基礎,必須從「公民身份」(citizenship)來思考──公民是同樣帶著各種義務,在這個共同體生活的人,因此也必須服從、參與種種規則的運作之中──而這個提問,也不僅只針對基礎年金倡議,更是觸及整體福利國財富重分配與稅制的運行。

這場專題演講由社福所陳柯玫助理教授主持,本系多位老師出席、參與,包括修課學生實體聆聽、亦也開放系友遠距參與,互動相當熱烈。在演講最後的提問階段,則聚焦在基礎年金可能產生的資源排擠、可建構的勞工議價條件,以及基礎年金的政治意義等三個主要議題。

#詳細精彩片段請點開MEDIUM追蹤